為助力全市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經營秩序,鼓勵企業誠信守法,避免因失信行為在招投標、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評優評先等方面受到限制,日前,綿陽市舉行第三期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培訓會,對全市65家有行政處罰信息的企業(單位)的法人或高管進行培訓。
為何要舉辦信用修復培訓會?據介紹,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的通知》文件精神,企業若要對涉及較嚴重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進行信用修復,必須參加信用修復培訓。
培訓會上,市信用辦相關人員從國家社會信用體系概述、聯合獎懲政策解讀、信用修復流程指引三個方面開展培訓,并設置答疑環節,耐心解答參訓人員提出的問題。培訓結束后,市信用辦為參加此次培訓的企業(單位)頒發了信用修復培訓證書。
通過舉辦信用修復培訓會,不僅為相關企業(單位)提供信用知識交流的平臺和信用修復的專業指導,助力失信企業恢復信譽,也對提升企業誠信意識、優化綿陽營商環境、促進市場經濟有序發展起到了推進作用。
“去年,我們通過舉辦兩期信用修復培訓會,對139家失信企業(單位)進行誠信教育和信用修復指導,全年累計完成149例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今年已受理106件信用修復申請?!笔行庞棉k相關負責人表示,有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需求的企業可關注“信用中國(四川綿陽)”官方網站相關動態,并在網站“信用修復”欄目獲取信用修復指南。
相關鏈接
1.培訓對象
因嚴重失信行為被行政處罰的失信企業,參加培訓的人員須為失信企業法人或高管。
涉及嚴重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主要指對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社會危害程度較大的違法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主要包括:
一是因嚴重損害自然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為被處以行政處罰的信息;在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作出裁判或者決定后,因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執行,且情節嚴重的行為被處以行政處罰的信息;因拒不履行國防義務、危害國防利益、破壞國防設施的行為被處以行政處罰的信息。
二是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構成情節嚴重的行政處罰信息。
三是經行政處罰決定部門認定的涉及嚴重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
自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在信用網站最短公示期為六個月,最長公示期限為三年。
2.如何修復?
如何修復呢?涉及一般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申請人可登陸“信用中國”(四川綿陽)網站,并提供相關身份材料和已履行行政處罰材料,以及行政處罰決定機關出具的《涉及一般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決定書》,公開做出信用修復承諾書。經信用網站核實后,在最短公示期期滿后撤下相關公示信息。
涉及嚴重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申請人,除參照一般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修復要求外,還需主動參加信用修復專題培訓,并向信用網站提交信用報告,經信用網站核實后,在最短公示期期滿后撤下相關公示信息。